共有17種稀土元素——其中15種是鑭系元素,其中兩種是過渡金屬釔和鈧——與鑭系元素一起發現,化學性質相似。釤(Sm)和釹(Nd)是磁性應用中最常用的兩種稀土元素。更具體地說,釤和釹是鈰族中的輕稀土元素(LREE)。釤鈷和釹合金磁體為工業和商業應用提供了一些最佳的力重比。
釹與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通常同時存在于同一礦床中,這些礦床儲量豐富。除了鐠之外,沒有一種稀土元素是特別稀有的。例如,釤是地球礦藏中發現的第40種最豐富的元素。釹和其他稀土元素一樣,存在于不易接近的小型礦床中。然而,這種稀土元素幾乎和銅一樣常見,比金更豐富。
總的來說,稀土元素的命名有兩個不同但重要的原因。第一個可能的命名推導依賴于最初認為的所有十七種稀土元素的稀缺性。第二個詞源來自于從礦石中分離每種稀土元素的艱難過程。
釹稀土磁體——相對較小且難以獲得的含有稀土元素的礦床——促成了17種元素的最初命名。“地球”一詞只是指自然形成的礦床。這些元素的歷史稀缺性使其同名成為必然。目前,中國滿足了全球約95%的稀土需求——每年開采和精煉約100000公噸稀土。美國、阿富汗、澳大利亞和日本也擁有大量稀土儲量。
稀土元素被稱為“稀土”的第二種解釋是因為采礦和精煉過程都很困難,這通常是通過結晶完成的。“稀土”一詞在歷史上是“困難”的同義詞。由于它們的開采和精煉過程并不簡單,一些專家建議將“稀土”一詞用于這17種元素。
釤鈷磁體釤鈷稀土磁體和釹稀土磁體既不昂貴也不短缺。他們的“稀土”磁鐵標簽不應成為從工業或商業應用中選擇或折扣這些磁鐵的主要原因。應根據預期用途和熱公差等變量仔細測量這些磁鐵的潛在用途。將磁體命名為“稀土”還允許將SmCo磁體和Neo磁體與傳統的Alnico磁體或鐵氧體磁體一起進行一般分類。